《源氏物语》和《红楼梦》比较 |
|
邓筠 2015-09-22 20:50:18 刘珺仪整理 |
|
案例正文:
对比《源氏物语》和《红楼梦》发现光源氏和贾宝玉的“泛爱”有本质的不同:前者与封建等级制度密切相连,后者则与新兴的民主要求息息相关 。同是对女性的泛爱,两人的态度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贾宝玉对女孩子的态度是尊重的,注重情感的交流,而疏于两性关系。他的态度是纯洁的,更多的是欣赏、赞美、关心、照顾,可谓一副菩萨心肠,而不求回报。光源氏对女性则谈不上尊重爱情,只能说是淫乱,体现的是一种残缺的、非理性的性爱。他自私自利,完全从个人的欲望需要出发,而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在他的思想里没有伦理、道德、情感,只是对女性的摧残凌辱。宝玉具有叛逆性,而源氏则随俗顺从。宝玉具有叛逆倾向、离经叛道,光源氏从根本上说仍然是依照本阶级模式成长起来的。
|
延伸阅读:
|
思考题:
|
分析点评:
两位作者创造出“六条院”和“大观园”这样两个不同国度的“女儿国”,通过对众多红颜薄命的女子的描写,演绎出种种令读者梦牵魂绕的警幻之曲。李力认为,在这个末世里,紫式部希图给不幸的女子找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她终于找到了源氏公子庇护下的六条院;曹雪芹则希图给那些“清净洁的女儿”找一个自由自在的真如福地,他选中了大观园。《源》可以说是用纯现实主义方法写成的,而《红》则是在严格的现实主义原则中,采用了一些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当然,如果细加推敲,《源》也不纯是现实主义,它也有些浪漫主义色彩;而《红》不仅有浪漫主义,还有象征主义,等等。 案例来源: 饶道庆. 《源氏物语》和《红楼梦》比较研究综述与思考[J]. 红楼梦学刊,2004,03:242-26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