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不应随便称人“奶奶”

党瑞霞  2015-09-21 12:27:47  著作
案例正文:

2011615日,华语媒体凤凰卫视报道一位48岁的澳大利亚女士创造了海泳世界新纪录时说:“今天,一位年轻的奶奶创造了奇迹!”对中国人而言,由于资料显示这位女士刚刚有了第一个孙子,就可以称她是“奶奶级”任务,但对澳大利亚人而言,不应强调她的年龄和家庭情况,应该称“女士”和说准确年龄更合适。

《超越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的案例与探讨》,潘一禾,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这是中西方在称谓文化中对“老”的观念的差别。中西方一方面都忌讳提到“老”,如在英语中常常“senior citizen,advantage in the age ,the mature ,seasoned man ”等委婉的说法来代替“老人”;在汉语中也有类似现象,如用“古稀之年,高龄,高寿,桑榆,夕阳红”等指老年人的年龄。

对待“老”的问题,中国人在外貌和心态上希望永葆青春不老,但从人生经历上对于“老”又是敬畏的。如我们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姜还是老的辣”的俗语。中国人会用“姓+老”称呼德高望重的长者,因为“老”字带有敬意,是资历和地位的象征。人们有时会以老为荣。如刘老,长老等。如“老板、老大、老师、老师傅”等。

在亲属称谓使的使用上,在中国,为了表达亲疏关系和亲切礼貌,可以泛用亲属称谓,称呼家族以外的人甚至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