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肯尼亚学者克莱门特•奥尼昂厄在《非洲和谐与和平观的基础》(1995年)一文指出,非洲人的时间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具有主观性的社会时间依赖于社会、历史、生命而存在;时间如果失去了内容的支撑,对非洲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原因在于非洲人从不用钟表去度量抽象的时间,而是去“生活”时间,并根据具体的事件来记述或表达时间。喀麦隆南部的巴萨人形象地将时间视为一个“装东西的容器”,并常常用“什么……的时候”来表达时间,而很少使用抽象的时间。
我们应该向非洲非洲人学习什么?目前随着中非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无论是从“入乡随俗”方面着想,还是从精神道德层面考量,我们都应该向非洲人学习,譬如:敬畏自然、遵守秩序、乐于助人、很少私心、知恩图报、过慢生活。
非洲人的时间观念差是出了名的,他们绝不加班,无论多少加班费,在他们心里,钱固然重要,但重不过自身的惬意,“非洲时间”过去带有明显贬义的词语,如今则有了备受推崇“放慢脚步过日子”的正面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