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吉尔吉斯斯坦“抢新娘”

马翠华  2015-09-20 18:29:34  博客
案例正文:

听一位因工作需要长期呆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朋友说,在吉尔吉斯斯坦他曾看到这样的一幕:26岁的小伙子绑架了20岁的吉尔吉斯斯坦女大学生F姑娘和她的朋友,强行把她俩塞进他的车。此前,F只见过小伙子两次。在车里,F姑娘撕心裂肺地朝他喊叫:“我不想嫁给你!”

在她的哭声和喊声中,车朝着他的蒙古包驶去。

小伙子的家人早已守候在蒙古包前,等候被绑架的“准新娘”。车刚停下,他们就架着F姑娘的胳膊,强迫她进入蒙古包。

图片1.jpg

小伙子的姐姐立即劝说F姑娘接受他的“求婚”,让“准新娘”接受现实。她试图把白色头巾围在“准新娘”头上,以此表明她同意和绑架者“喜结良缘”。

小伙子也费尽唇舌,试图说服F姑娘嫁给他。

“我保证今后你会非常幸福,求你嫁给我吧。”小伙子说。

很快,F的父母赶到现场。F紧紧抓住母亲的胳膊,泪如雨下。但是他们也是来劝说女儿嫁给绑架者的。

F喊道:“你怎么能绑架我?你明明知道我已经有男朋友了。即使我嫁给你,我们的婚姻中也不会有爱!” 

图片2.jpg  

被绑架的女子会进行激烈的反抗。经过数个小时的无效挣扎后,F姑娘被迫与小伙子结了婚。 

原来,在吉尔吉斯斯坦,未婚女子进了男子的家就会被认为不再纯洁,如果她回家,对父母来说是一种耻辱。为了不给父母“抹黑”,被绑架的她们只好含泪答应绑架者的“求婚”。




延伸阅读:

根据吉尔吉斯斯坦一个非政府组织的统计,该国40%的吉尔吉斯族(该国人口约554.3万,其中,吉尔吉斯族占71%,乌兹别克族占14.3%,俄罗斯族占7.8%)女性被迫嫁给了绑架者。近些年,在吉尔吉斯斯坦,每年约有1万名女性成为绑架者的目标,其中的大多数最终被迫跟绑架者一起生活,为其生儿育女。婚后,一些妻子能享受到爱情的甜蜜,更多的妻子遭遇家庭暴力,因此离婚或自杀。

“抢新娘”从1994年开始被列为非法行为,但几乎没有人因此获罪。如果“抢新娘”演变为暴力袭击或者强奸,涉案者就可能面临刑罚。




思考题:


分析点评:

以上案例反映了中吉两国的婚俗习惯不同。在以前,中国很多地方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随着时代、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在吉尔吉斯斯坦,这种“求婚”方式被称为“抢了就跑”。“抢新娘”的风俗起源于12世纪的吉尔吉斯汗国(吉尔吉斯斯坦的前身)。当时,资源相对匮乏,部落间不断发生偷盗马匹和女人的现象。偷盗女人的行为逐渐演变成“抢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