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点评:
泰国人本身就比较爱美。同时,一些条件不好的泰国学校没有空调等高级制冷设备,教室十分湿热。因此,学生在上课时擦爽身粉是可以理解的。但学生在上课时化妆,则改变了这个问题的性质。如果不及时制止,会使这个问题愈演愈烈。如何管理好学生,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对学生化妆的行为应该明令禁止。但对于学生上课涂抹爽身粉的现象,应予以宽容和理解。禁止在课上涂抹爽身粉,对预防学生上课化妆有一定作用。然而,这是泰国人在特殊的气候环境下,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强制让他人改变生活习惯,是不尊重人的表现,也会使青春期的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起到反效果。上课前,让学生把除爽身粉外,所有的化妆用品全部交到讲台或特定位置进行寄存,下课后再取回。如果在上课期间发现有人没有上缴化妆用品,并在课堂化妆,就可以没收化妆工具并报告其班主任。另外,泰国人普遍爱美,因此,迎合学生的心理利于拉近师生的感情和距离。课上和课下,都应对学生进行赞美。可以形容女生“漂亮,美丽”,男生“英俊、潇洒”。对于不漂亮的学生,也可以用“可爱”来赞美,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对教师的好感度。解决学生上课化妆的问题,则要投其所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赞美。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影响和暗示,在学生不化妆的时候对其进行赞美,来表达他们不化妆更美丽,并且教师更欣赏他们素颜模样的情感;在学生化妆后,则要避免对其赞美。学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会被教师的审美观念所影响,认为自己不化妆更美丽,更让教师喜欢,从而改变在汉语课上化妆的习惯。
案例来源:
许琳 闽南师范大学 2014级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