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回答没有重点

杨可祯  2014-11-28 15:23:05  http://wenku.baidu.com/view/1418fafaf90f76c661371ad3.html
案例正文:

       利浦照明公司某区人力源的一名美国籍副裁与一位被认为具有展潜力的中国工交。他很想听听自己今后五年的职业发划以及期望达到的位置。中国工并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开始谈论起公司未来的展方向、公司的晋升体系,以及目前他本人在组织中的位置等等,了半天也没有正面回答副裁的问题。副裁有些疑惑不解,没等他完已不耐了。同的事情之前已经发生了好几次。 

      谈话结束后,副裁忍不住想人力总监抱怨道:“我不是想知道于自己未来五年展的打算,想要在利浦做到什么位而已,可什么就不能得到明确的回答呢?”“位老外裁怎么这样咄咄逼人?”谈话中受到力的工也向人力总监诉苦。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假设这位中国员工从正面直接回答了副总的问题。比如,中国员工回答:“想在五年之内作到营销部经理的职位。”很显然,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心理,这样的回答违反了中国人一向谦虚、委婉的心理习惯。太直接反而暴露出自己很有野心,高傲自大的缺陷。谦虚也可以给自己留有后路,万一做不到那个理想的位子,也不至于丢面子,被人耻笑。恰恰相反,美国人一向简单明了,很直接,这也是他们一贯的思维方式。 还有一种可能是由于员工根本不知道自己希望达到什么位置。大部分中国人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或规划,只是做一点算一点,得过且过的心理,而美国人则做某意见事总是事先作好精心的策划,然后在一个明确的目标的知道下去采取行动。而且美国领导也希望自己的员工在能在一个明确的目标下努力,只有每一个员工都朝着一个方向前进,这个整个企业才能有个共同的向上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