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这么客气 |
|
邓筠 2015-09-20 10:15:17 钱颖整理 |
|
案例正文:
小舟是一名在日本广岛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虽然在去日本之前,小舟对日本人的“委婉”性格早有耳闻,但在与当地人交流的过程中,他们表情达意的方式还是让小舟感到非常不习惯。其中,最让小舟不习惯的是,他的日本朋友向他请求帮助的方式。就像上周,小舟和一位日本好友樱子一起到自习室学习,休息的时候,小樱就问起小舟最近生活上还有没有什么麻烦,需不需要自己帮忙之类的,小舟心里暗自觉得纳闷,不是经常都在一起,非常熟了吗?为什么会问那么客气的问题?在寒暄了好几句以后,樱子才开口进入正题,问小舟可不可以把一本书借给她。原来说了那么多无关紧要的话就是为了开口借书。一开始,小舟还以为只是樱子这样的日本女孩才会那么含蓄地请求,但在后来与其他日本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他发现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这常常让小舟感到哭笑不得。
|
延伸阅读:
|
思考题:
|
分析点评:
由于特定的历史、地理和国情因素,日本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特有的委婉文化。在与日本人交往的过程中,无论是语言、表情还是行为,日本人的这种委婉含蓄的性格都可见一斑。总的来说,在日本文化中表现出的委婉,可以理解成他们对对别人的尊重,对于那些可能对彼此之间感情造成隔阂的话语难以启齿。另外,日本人内心隐藏着羞耻意识,喜欢和习惯使用委婉表现巧妙的语言说明自己的请求,在他们的日常交流中,先抑后扬,先铺垫后请求已经是一种默契。而在中国,情况就不一样了。两个人若是彼此之间相熟,一些小小的请求一般直接说就可以了,说太多客套话反而显得做作,这就是为什么小舟会觉得别扭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两国间的顺利交流,必须建立在相互理解他国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这有这样才能取得两国之间的和谐相处。 案例来源: 何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