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木堪达”

邓筠  2015-09-19 20:51:37  钱颖整理
案例正文:

  小明是一名喜欢旅行的中国大学生,他在7月去赞比亚游玩,体验非洲风情。听导游讲解说:瓦卡、齐亚马等社区居住的路瓦尔人、巧克维人、路查兹人和姆布达人有个很有意思的风俗仪式----“木堪达”。这是赞比亚西北和西部省份居住民的成人仪式。在“木堪达”的尾声部分举行迈基石化妆舞会,这时全村人都来观看舞蹈并以哑剧表演款待观众,直到完成成年礼的人从营地回来,并作为一个成年男人重新融入社会和家庭。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通常,旱季开始时,男孩们离开家,在远离村庄的灌木丛中露营一到三个月。男孩的与世隔绝象征着他们作为孩子已死亡。在成年礼营里,仪式参与者被称为“屯丹吉”,他们不属于世俗世界。“木堪达”包括仪式参与者的割礼、勇气测试和为他们将来作为男人和丈夫的角色所准备的课程。每个受礼者都被分配到一个特殊的伴随整个过程的面具角色。这些角色包括齐萨鲁克,他代表具有精神影响力的有权又富有的人;木堪达的统治者木帕拉,具有超自然能力的保护神;普维沃,一个代表完美女性的角色,负有在仪式上音乐伴奏和舞蹈的责任;另外一个面具角色是迈基石,代表了已故的祖先回到世俗世界来帮助男孩。

  这一仪式具有传授生存技能、自然知识、性知识、宗教信仰以及团体的社会价值的实践性的教育功能。

案例来源: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zhuanti/fwzwhyc/2007-12/03/content_93370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