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中日战争观差异

邓筠  2015-09-19 16:31:41  刘珺仪整理
案例正文:

日本军事战略文化的扩张性、创新性及战争伦理观的模糊浅薄与注重和平稳定、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偏重道义的中国战争观存在着巨大差异。在外交上,日本也讲和,但仅与强者和,即与实力最强者结盟,并对它们俯首帖耳,如一战时期的“日英同盟”,二战时期的“日德同盟”,以及二战后的“日美同盟”,就是日本人这种“与强者和”的意识在外交方面的最好体现。中国军人既有保家卫国的赤诚、舍生忘死的决绝、杀身成仁的英勇,同时我们也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家园的留恋、对亲人的思念、对生命的珍重。日本武士道信奉“主之命则亲之首亦取之”,完全断绝生死羁绊,具有好狠斗勇、穷兵黩武,嗜杀成性的特点。日本人认为:在非常时期,该谁死谁就得死,不能去救,死亡本身就是精神的胜利。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分析点评:

广阔的土地、良好的农耕条件及维护农业生活

正常运作的终极管理目标养成了中国人“安定求稳”、“温和平实”的性格。而日本是太平洋西北角因地壳运动与大陆分离出来的一座孤独而狭长的列岛,狭窄的地缘、贫乏的资源、艰苦的生存条件促成了日本人海外开拓的野心,征服海洋、征服自然的斗

志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之中,形成了勇猛、开放、外向、尚勇好战的民族性格,造就了日本民族对外扩张侵略的民族目标。

案例来源:[1]孙桦,邓一非,路雪彩. 中日战争观差异之辨[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02: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