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

埃及打的:货比三家“腰斩”价(图文)

杨可祯  2017-12-04 09:19:21  杨倩整理
案例正文:

  赴埃志愿者刘凡从中国前往埃及赴任,下了飞机后他打了一辆出租,一路奔波的刘凡上车后疲惫不已,便打了个盹儿。一觉醒来,到了目的地后,他惊讶地发现司机居然没有打表,而是直接一口价。这样的价钱绝对比打表的价钱贵。初来乍到的刘凡不得已,只好给了司机钱。



延伸阅读:

在埃及打车几乎都是不打表的,很多出租直接不装计价器,或者计价器只是一个摆设。在埃及搭乘出租要注意和司机谈好价格再上车。去哪里要说清楚。一些司机会漫天要价,最好货比三家,多问几个司机,也不用害怕砍价,从司机提出的价格“腰斩”一般开始谈是很平常的事情。如果想多留一个心眼,最好在纸上写好价格,以免司机中途变卦。




思考题:


分析点评:

埃及的出租车不像中国的出租,会严格打表。埃及的出租分为两种:一种是只有当地人才敢坐的。另一种是合法出租车,不论外国人还是当地人都敢坐的,因为它配有计价器。实际上“合法化”的出租车也一样不安全,因为埃及人基本上不懂得诚信二字,只想从外国游客身上多弄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