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中国古代经典《诗经》的《硕人》里写道: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还有诗词频现的“冰肌玉骨”“皓腕凝霜雪”等描绘女性的词汇,都标明我国文化一直崇尚女性以白为美。这可能是因为古代的劳作几乎都在室外,容易晒黑,一个人肤色白就说明他不干活也能生存,自然有钱有势。
比如饥荒时代胖子相对会有钱。而当社会发展了,中农富农家也能养出健康胖丫头,矫情的上层就要以瘦为美,甚至以病弱为美。到了近现代,大量的工人和白领转入室内,大家都挺白的,所以欧美的上层人士就以小麦色、古铜色的皮肤为美,以彰显自己有时间晒太阳。而当代中国还有大量室外体力劳动者,所以上层人士暂时还是以白为美。
各个时代的审美观,与当世的文化、政治、经济因素均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白与不白并不是女人美不美的决定性因素,白与不白并不十分重要,健康的美才是最重要的。